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一只鞋》:国产木偶电影老虎“拟人化”创新首展这个问题,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将经典历史文学名著和民间传统剧目改编成木偶动画片,同样的主题内容,却要以另一种独特的艺术方式再次演绎,并没有想象得那么简单。
作为这部木偶片编剧的靳夕老师,首次一反常态,将现实世界中凶猛的老虎,塑造成了一个憨态可掬、正直勇猛的正面形象。这种美术电影“拟人化”的创作手法,在今天看来或许不算什么,但是在当时,无疑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一、知恩图报的老虎形象的成功塑造,源自于对美术电影创作手法的大胆探索
看过这部木偶片的70后、80后观众们,一定还会对影片中那只不会说话,但是极通人性的老虎印象深刻。在人们传统的思维认知中,老虎是野兽,会吃人,是凶猛残暴的化身。很多大人都会拿老虎来吓唬那些不停哭闹的小孩:再不听话,就会被老虎叼走。
可是,《一只鞋》这部木偶片中的老虎,却彻底推翻了这种思维定式。影片中的老虎,自打一出场,就给人留下了憨态可掬的第一印象。这只老虎,有着两只圆溜溜的大眼睛,神态呆萌。
老奶奶因为醉酒的缘故,一开始,误将这只突然出现的老虎当成了自己的老伴,不但催着老虎去给自己弄碗酸梅汤,伸手摸到虎皮的时候,还嗔怪它“清明都过了,怎么还穿羊皮袄?”;摸到老虎的胡子,又抱怨它“早上刚给你梳好了,又是乱糟糟的了”。要是一般的老虎,早就大发雷霆了。可是,这只老虎,不但一点也不生气,还不停摇摆着它那条大尾巴,咯吱老奶奶,甚至是允许老奶奶顺势靠在自己的背上。它还不时地向老奶奶撒娇卖萌,活像一只大猫。
当老虎得知,是因为自己送给老爷爷的“谢礼”,而害得救命恩人遭受不白之冤后,居然主动让官差给它戴上枷锁,顺从地跟着他们回到衙门。
这只老虎在面对救过自己家人的老夫妇时,表现得异常温顺和言听计从,但是,在面对官差、县官老爷、以及真正的杀人凶手的时候,又恢复了它往日的威武。
可见,老虎这个形象完全被拟人化了。虽然外形还是老虎的外形,但是,在那张老虎皮下,俨然住着的,是一个“好人”的灵魂:温柔善良、爱憎分明;既知恩图报,又嫉恶如仇。而这一切,在观众们看来,都是那么的和谐,毫无违和感。
儿童天生都是喜欢动物的,也更偏爱新奇的事物,这就是为什么比起那些写实的影视作品,儿童们更热衷于观看动画片的原因。《一只鞋》的编剧——靳夕,就巧妙通过一只憨态可掬、不会说话的老虎,向儿童观众们传达了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起到了寓教于乐的作用。
二、川剧艺术幽默风格的注入,启迪儿童观众的智慧和内心,让他们在笑声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一只鞋》这部影片中的人物语言,大胆采用了川剧中的戏曲对白形式。川剧的语言形式,以生动活泼、幽默风趣见长,常常引得观众们捧腹大笑。幽默风趣的语言和动作,无疑更能引起儿童观众们的兴趣。
例如,影片中的老夫妇,一出场,就通过生活化的语言对白,表现了开朗随和的性格,也为他们接下来的“乐于助人”做了铺垫。
老爷爷提醒老奶奶:“回头你给人接了生,人家打酒谢你,你可要少喝几杯,可别把药弄错罗。”
老奶奶一听,马上不乐意了,立即提高了嗓门,反驳道:“你说什么,我几时把药弄错过。你说,你说,你说啊!”
老爷爷立马边作揖边求饶:“好好好,没错没错!”
又比如,当老奶奶第一次见到老虎时,误以为老虎要吃了自己,就来了一段内心独白:
“吓得我,魂儿出窍,
看起来,我性命难保,
爬呀,爬呀,我爬不起,
唉,我这老命,完了。”
这些幽默又押韵的对话和独白,都充分运用了川剧的语言风格,既生动表现了人物性格和内心活动,又引人发笑,让儿童观众感到新奇好玩。
而影片中县官老爷的角色设计,充分借鉴了川剧中丑角的装扮造型。川剧中的角色类型,主要有小生,须生,旦,花脸,丑角五个行当,其中尤以“三小”,即小丑,小生,小旦的表演最具特色。而小丑这一行当,无疑是川剧中的“搞笑担当”。影片中的县官老爷,从外形上,就给人一种喜感:歪戴的官帽、圆鼓鼓的大肚子、两撇八字胡、两只老鼠眼,再加上他一出场时,那抑扬顿挫的开场白“我老爷正在睡大觉,要升堂,实在太无聊”,将他昏庸无能的本质展露无遗。
县官老爷审讯老虎的过程,也是笑料百出。老虎刚一迈入县衙,那些衙役们就一股脑地蹿上了柱子。而县官老爷一看见老虎,也吓得跳到了凳子上。直到两个官差说,这个老虎不吃人,县官老爷才故作镇静地回到座位上,装模作样地问:“老虎,你叫什么名字?”
即便是反面人物——那个杀人犯,在造型设计上,也是采用川剧丑角的样貌,并没有刻意将其脸部样貌塑造成令人作呕的程度。
木偶片始终是一门艺术,是艺术就要给观众以美感,尤其面对的又都是儿童观众。木偶片只是在用诙谐幽默的艺术表现形式,让人在观看故事的同时,从人物的造型、语言、动作等等,自己去体会故事本身想要传达的真正含义。
一部对儿童观众具有启发性的木偶动画电影,其教育效果,远比那些空洞的说教,要有效得多。这或许就是为什么现在那么多80后,对儿时的动画作品念念不忘的原因吧。
三、众多国产经典木偶动画片的诞生,离不开几代木偶艺术家的潜心研究和探索
木偶片《一只鞋》的编剧靳夕(1919~1997),被誉为“新中国木偶片的奠基人”。他不但擅长木偶片导演,还同时进行木偶片剧本的编写和木偶人物的设计创作。此外,他的视野没有只局限在木偶片这一个领域,而是对整个美术片艺术发展,做了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并将其思考和实践的成果,写成论文,发表在多个杂志期刊上。
《一只鞋》这部影片“拟人化”的创作手法,就是靳夕在木偶动画片上的一次大胆探索和尝试。可是,在当时,针对影片中的创新性,还引起了一番大讨论。
传统美术电影作品中,老虎都是以“坏人”的反面形象示人的。例如,《水浒传》武松打虎中,景阳冈上的那只老虎,是祸害一方百姓的恶虎。《西游记》中的老虎精,也都是一心想吃唐僧肉的妖魔鬼怪。可是靳夕,却将老虎塑造成了一个有血有肉、爱憎分明、知恩图报的“好人”。
其实,在《聊斋志异》的原文中,这只老虎的原型是一只狼。可能是由于老虎更容易被塑造成呆萌的形象,也被广泛运用在民间戏曲中,所以,在川剧剧本中,就已经将狼改成了老虎。靳夕在编写《一只鞋》剧本的时候,也延用了川剧中的这一改编。
《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将众多动物和妖怪都塑造成了有情有义的人物,充分体现了“文学即人学”的创作思想。但是,这一理念,在当时的儿童影视作品中,还并不十分普及。据说,当时的《大众电影》杂志社,就收到了百余件针对这一问题的来稿信件。
著名美学家、雕塑家王朝闻先生1961年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一篇题为《老虎是“人”——从木偶片<一只鞋>谈起》的文章,对此种创作手法给予了肯定。他在文中写道:
“《一只鞋》里的虎,它的主要特点是人而不是兽,它不是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而是艺术所反映的对象。”
至此以后,美术动画片中“拟人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得到了普及,动画电影不再局限于写实的艺术表演,创作内容也更加地丰富,给动画电影创作者们提供了更大的创作自由和发挥空间。例如,在动画片《黑猫警长》中,猫是正义的化身,而老鼠却是罪恶的代表;可是在动画片《舒克和贝塔》中,老鼠却是成为了正直和勇敢的代表。
黑猫警长和老鼠一只耳
舒克和贝塔都是老鼠
而无论是哪种身份定义,这两部动画片都受到了儿童观众们的喜爱。为什么?因为在孩子们的心目中,这些动画片中的动物,已经不再是现实生活中,他们所看到的那些老鼠和猫。儿童都是富有幻想的,在他们的潜意识里,所有的老鼠和猫、花草树木、太阳月亮,尽管它们的外形和人类不同,但是,它们有“人”的思想和性格特征,它们也有“人”的七情六欲,自然也就有“好人”,也有“坏人”。
正是因为充分研究和掌握了儿童观众的审美和心理特征,才使得像靳夕这样的美术动画片艺术家们,可以创作和拍摄出那么多深受儿童观众喜爱的优秀美术动画作品。
靳夕老师毕生共参与创作了26部木偶动画片,执导的木偶片有14部。除此之外,靳夕老师还积极参与动画片剧本的编写工作,由他编写及与人合作编写的动画片剧本多达20余部。其中,《神笔马良》、《孔雀公主》、《阿凡提的故事》、《曹冲称象》等木偶片,都成为了众多80后的童年回忆杀,直到现在,也堪称儿童木偶片的经典之作。
木偶片《孔雀公主》
木偶片《阿凡提的故事》
结束语
什么样的动画电影,才会受到儿童观众们的欢迎?
从60年代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彩色动画长片《齐天大圣》,木偶片《神笔马良》、《阿凡提的故事》,再到后来80年代的《黑猫警长》、《葫芦兄弟》等等,无一不受到儿童观众们的喜爱,甚至还走向了世界,获得了多个国际大奖。那时候的国产动画创作技术,是日本动画家们争相学习和效仿的对象。
那些早期的经典动画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充分抓住了儿童的审美和心理特征,利用幻想和虚构的故事情节,调动了儿童观众的观看热情,让他们在笑声中,启发了智慧和思想。
具有“匠心精神”的动画艺术创作者们,才是一部优秀美术动画作品的灵魂所在。
用户评论
这真是个好创意啊!从小就喜欢看老纪录片的“动物拟人化”,这种手法在木偶片里运用下来更是别具一格,尤其是那隻老虎的形象简直太赞了!期待更多国产动画能大胆尝试新风格。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虽然是国产片,但总觉得这篇文章写的有点过于单调乏味吧。 “拟人化”手法在电影历史中早就不新鲜了,说它在美术电影中的“首秀”真的有些夸张过头啊。我看很多年前日本的动画片里就已经用了不止一次类似的手法。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国产动漫加油!很久没感觉看到像《一只鞋》这样充满童趣又富有新意的作品了。老虎被拟人化,这确实是一个很新颖的设计,也让人对这个故事更加感兴趣。希望未来能看到更多优秀的国产动画片,带给小朋友们一个美好的世界观。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说实话,我对“拟人化”手法不太感冒,感觉老套而且没啥新鲜感。木偶片的精髓本来就是它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人物情感的细腻刻画,把动物搞得像人一样反而更显缺乏想象力啊。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一只鞋》听起来还挺有意思的!我个人很喜欢一些结合传统文化元素的动画片,特别是木偶片的制作手法。如果能再带上“拟人化”这种创意就更棒了,让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动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完标题,我的第一反应是觉得这个故事编造起来有点费脑子,毕竟老虎怎么可能这样“拟人化”?我倒是比较期待这部动画片的具体剧情,希望不要太过于强行渲染角色的情感和行动。不过我还是支持国产动画的发展的!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小时候看外国木偶片的时候就常常会被那些动物表演给吸引了,特别是那种拟人的手法,总是能让我感受到他们的内心世界。现在国产动画也开始运用这种手法,这真是太棒啦!希望能够看到更多优秀的作品。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种“拟人化”手法在美术电影中并不能算是首秀,在很多国外的动画片里就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尝试。不过这个《一只鞋》确实很值得关注,尤其是它结合了传统的木偶制作,或许能够带来一些别样的观影体验。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于一部国产木偶动画片来说,故事的主题和人物塑造都非常重要,而“拟人化”手法可以为角色赋予更深层的内涵。 只是希望这个《一只鞋》不要被过于强调这种创意所束缚,要注重整体故事的完整性和画面表现力。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期待这部动画片能够带给小朋友们一个欢乐的童年! 我相信国产动漫有越来越多的优秀作品出现,让我们一起加油支持!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直觉得将动物拟人化是一种很有意思的表达方式,它可以帮助观众更容易地理解动物的情感和思绪。 而且这种手法也能增加动画片的趣味性和艺术性。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了标题我就想到了之前看过的某些国产動畫片,总覺得劇情有点老套,重複性的故事元素让人疲惫不堪. 希望这部《一只鞋》能带给我们一些新意,突破既有的创作模式呢!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个人觉得动画片的创新应该在内容和情节方面更多探索,而不是只关注于形式上的“拟人化”。 如果缺乏一个引人入勝的故事内核,再漂亮的画面也难以引起共鸣啊。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很喜欢木偶片这种独特的手法。但对于“拟人化”这部分我是有点观望的态度。希望这种处理方式能够得体地融入故事中,而不是让人感觉生硬或违和。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国产动画在近年来进步很大,越来越多的作品获得观众的认可。 期待这部《一只鞋》也能成为一个里程碑,推动国内动漫创作再上新的台阶!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其实我更喜欢传统木偶片那种单纯的、纯粹的童话故事,而不是过于复杂的“拟人化”手法。这种方式也更容易让小朋友们理解和接受吧?希望这部动画片能够平衡好这两个元素。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于国产动画来说,创新是必须的,但也要保持原创性和文化特色。 期待这部《一只鞋》能够展现出中国特色的审美和故事叙事风格!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