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机游戏提供最新游戏下载和手游攻略!

Vivo 应用商店游戏正在诱导儿童“偷”你的钱……应用商店手机号怎么换

发布时间:2024-07-06浏览:7

天眼查信息显示,广东天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于2014年2月24日在东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成立,公司经营范围包括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开发、销售;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软件产品技术开发、销售等。公司法定代表人李乐恒为vivo集团高级副总裁、首席行政官。

02 家长质疑游戏充值存在漏洞,vivo客服回应

第一财经记者对投诉进行整理发现,家长们对vivo应用商店游戏充值规则、流程提出了不少疑问。

▲某投诉平台关于“vivo应用商店游戏诱导未成年人充值”的投诉

比如:为什么有些游戏不需要注册就可以玩,还可以充值?我的孩子是未成年人,如何才能完成实名认证?我的孩子不知道手机支付密码,为什么可以成功充值?为什么充值后无论是微信支付还是银行短信,都没有收到及时提醒,导致没有及时止损?为什么短时间内完成这么多笔交易?游戏是否频繁诱导充值?

针对家长的上述部分疑问,vivo客服向中新社记者回应称,不输入支付密码是不可能充值成功,比如微信支付就要求玩家在支付前手动输入密码。

针对家长反映无需登录即可直接进入游戏的问题,客服解释,单机游戏不需要账号,直接下载就能玩,充值也可以。

但也有家长对此提出质疑:“我孩子下载的是网游,不是单机游戏,也没有注册、实名认证,却可以进入页面充值。”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家长莎莎(化名)向中新社记者解释了可能的原因。

1月12日至1月15日期间,晒晒的儿子和女儿在爷爷的两部vivo手机上通过应用商店游戏充值合计约3000元,目前,晒晒通过向vivo客服申诉已追回约90%的款项。

未成年人为何也能进入游戏页面?根据vivo客服给出的解释,这是因为“手机激活并绑定了成年人的身份证,这种情况下,登录游戏或者充值都不受任何限制。”这种情况下,未成年人其实是在使用vivo应用商店账号登录游戏。

而对于家长表示没有及时收到交易提醒,客服并未正面回应,只是表示“微信对话列表中会有转账提醒,支付宝账单里会有记录”。

03有家长花了十多天追讨款项,但全额要求被拒绝

中新社记者注意到,早在2010年,文化部就要求“网络游戏实行实名制”,2019年,新闻出版总署再发文件,强调“对网络游戏用户账号实行实名制”。

国家对网络游戏未成年人充值金额也有具体的规定和限制:网络游戏企业不得为8岁以下用户提供付费游戏服务;8岁至16岁用户,单次充值金额不得超过50元,每月累计充值金额不得超过200元。

此外,根据《民法总则》,未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八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从事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超出此范围的民事活动,须经其监护人追认方为有效。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只能从事与其智力年龄相适应的民事行为,否则无效。

应用商店手机下载_vivo手机应用商店_应用商店手机号怎么换

北京志林律师事务所副主任赵占玲对中新网(微信ID:jwview)表示,8岁以下未成年人进行高额网络游戏充值,在法律上无效。8岁以上未成年人的前述行为,其合法性尚待确认,监护人不得追认。

虽然有法律可依,但取证、追回这笔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律师分析,主要难点在于需要提供证据证明这笔充值确实是未成年人所为。

在发现孩子的充值行为后,家长曹先生立即联系了vivo客服,“一开始他们不肯退钱,但我坚持,还天天给vivo打电话投诉。”

▲vivo客服提供的“充值消费投诉”链接页面

在曹先生坚持了5天后,vivo客服给他发来一个网站链接,让他填写一份“充值消费投诉”。中新社记者注意到,在这份退款申请单上,家长需要填写监护人和被监护人的户籍信息、两人的照片、身份证、社保卡、被监护人的出生证明、付款记录截图等信息,甚至还要提供对应的游戏地区、角色名称和角色ID。

提交申请一周后,曹先生收到了90%的退款。“Vivo拒绝全额退款,称家长没有尽到管教孩子的责任。”曹先生说,“对这个结果还算满意,我的孩子现在连手机都不敢碰了。”

莎莎说,她花了十多天才提交材料,证明确实是未成年人操作了交易。莎莎建议,孩子千万不要知道自己的手机支付密码,手机应用商店账户也不要绑定身份验证。

截至发稿,中新社经济网记者注意到,仅有少部分家长追回了被充值的钱,仍有大量家长在社交平台上询问退款方式。

04 律师:游戏充值应借鉴“7天无条件退换货”政策

2019年4月,南都大数据研究院发起了一项全国性问卷调查,前往北京、广东等省份收集案例,调查未成年人手机互联网使用现状。结果显示,曾在手机应用上花钱的学生占比高达46.18%。

现实中,未成年网络游戏的监管体系也存在一些漏洞。

中国互联网协会法律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胡刚对中新社表示:“过去,网络游戏实名制只是在政策层面鼓励,并未在法律上强制推行。真正的法律依据是《反恐怖主义法》第21条,该条规定,电信、互联网等服务运营商必须对用户身份进行核实。用户身份不明或者拒绝核实的,不得提供服务。网络游戏运营商违反规定的,将被责令改正或者处以罚款。”

胡刚表示,家长管教不力,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但更应该关注网络游戏对未成年人本身造成的不良影响,而不是仅仅追讨经济损失。

上述案例也表明,现行的网络游戏实名审查制度显然不能完全解决未成年人沉迷网游的问题。

对此,赵占岭表示,现有未成年人游戏监管制度的漏洞主要在游戏实名制执行上,不少运营商只实行实名注册而不实行实名验证,并未彻底杜绝借用或冒用他人身份证的问题。

胡刚表示,除了身份验证,行为分析也应加强。以充值行为为例,游戏运营商或手机应用商店不应该“让用户支付尽可能方便”,而应该思考如果用户支付错误该怎么办。“我们有7天免费退换货政策,网游可以借鉴这一点。一些网游巨头应该做出表率,不能只把利润放在第一位。”

封面及简介图片为参考图(图文无关),由中新社赵嘉然拍摄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