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2年,未成年人游戏成瘾防治工作迎来了新的转折点,那就是1月1日起,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家庭教育的法律《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
此前,无数新手父母回忆起自己第一次育儿经历的尴尬时刻,曾在社交媒体平台上集体自嘲“当父母,先考证”。这也间接印证了家庭教育中的一系列矛盾,让无数父母头疼不已。如今,《家庭教育法》终于出炉,一时间“依法养育孩子”成为众多父母互相调侃的网络热词,引发了新一轮家庭教育关注热潮。
近年来,无数家庭教育矛盾被暴露在公众视野中。据全国妇联对家庭教育的调查显示,50%的家长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教育孩子。因此,《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实施引发热议也就不足为奇了。
70后的严肃、80后的纵容、90后的佛系……无论哪个时代,中国家庭教育的现状最容易让人感到困惑。就拿从未在教育话题中消失的游戏来说,虽然各级都在部署防沉迷的相关政策和技术,但家庭教育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漏洞。
先是70岁老太凌晨峡谷刷脸17次拿下五杀,再有伽马报告数据显示,防沉迷新规实施后,42.8%未成年人直接向父母索要身份证,绕过监管。不可否认,在游戏领域,家长、孩子、游戏厂商三者的斗智斗勇永远不会停歇。
成瘾预防已进入深水区,而家长似乎尚未跟上
在我国游戏产业发展过程中,始终牵涉到家长对于游戏的情感变迁。从某种角度甚至可以说,家长与游戏的爱恨情仇,是一部浓缩的“中国家庭教育变迁史”。具体来说,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无需赘述,当时家长对整个游戏行业都抱有极度的敌视和排外态度,各种排斥游戏的论调如潮水般涌来。很长一段时间,这种视游戏为洪水猛兽的极端态度主宰了整个行业,间接造成了不少教育悲剧。“电击狂人”杨永信就是一个例子,他所带来的影响力时不时就会在公众的调侃中浮现。
僵局的裂缝出现在第二阶段。随着家长群体逐渐年轻化,“教育与娱乐相结合”的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早期回避游戏的态度终于有所放松。2012年,爱索咨询发布了一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近六成家长允许孩子玩游戏,只要不影响学业。
值得注意的是,防沉迷新规的实施,间接催生了家长与游戏之间的第三阶段缓冲期,在这一阶段,很多家长变得越来越冷漠,变成了“管不住嘴”的“老板”。
确实,近年来技术监管的应用在未成年人游戏运营中十分有效,新规的演进客观上弥补了防沉迷领域的短板,成效显著。腾讯未成年人保护体系负责人郑磊曾在第21届游戏产业大会上表示,截至2021年9月,我国未成年人游戏时间占比已降至0.7%,而去年同期这一数字为6.4%。
无独有偶,《2020年中国游戏行业未成年人保护白皮书》显示,53%的人认为防沉迷措施有用,而45%的人会因为防沉迷提醒而终止游戏,60%的人感觉防沉迷系统比前两年更加严格。
也就是说,技术的部署在很大程度上是精密的,至少从未成年玩家的角度来看,防沉迷系统确实阻碍了他们在峡谷中进行报复。
然而,家庭教育领域却成为顽皮孩子绕过防沉迷系统的主战场。老太太推塔的闹剧并不令人意外。当顽皮孩子无尽的想象力遇到家长的视而不见,势必会造成整个防沉迷系统最直接的缺陷,无论技术多么精妙,都无济于事。
这一代家长没有跟上防沉迷的步伐,这是不争的事实。至于为何曾经高喊杀游戏的群体,突然在游戏监管上落后了,原因也不难找。
一方面,这一代家长因日常工作繁重,在众多逼着孩子养育的家长大军中,最多只能当一个“不管事的老板”。传统的代际亲情观念,让未成年人一次次钻空子,毕竟,顽皮孩子私下使用的身份证,大多是祖父母等老一辈的。
另一方面,80、90后家长相比上一代,对互联网技术有着天然的信任。伽马数据显示,高达90%的家长认为防沉迷系统是有效的。此外,超过80%的家长了解孩子游戏的内容。在经历了呼吁反游戏的时代后,这一代家长的心态显然要开放得多。80、90后与互联网的关系,比我们想象的还要紧密。
但正是因为这种“与生俱来”的亲近与信任,却在不经意间造成了他们在防沉迷体系中的缺位,不得不承认,家长的困境是整个防沉迷体系中最尴尬的“bug”。
家庭教育是预防成瘾最重要的屏障
家庭教育在我国的重要性,自古以来有目共睹。那些脍炙人口的经典,也通过诗歌、书籍、礼仪活灵活现。春秋时期,家训在私教大潮中悄然兴起。无论是孟母的“三迁”和“破织教子”,还是《韩非子》记载的“曾子杀猪”,都无不彰显着家庭教育的不可或缺性。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家庭教育被强调,一时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成为无数家庭的座右铭。需要明确的是:游戏作为现代娱乐形式早已根植于整个环境中。从客观上看,未成年人基本不可能避开游戏。
因为忙碌的成年人需要游戏来缓解压力,据Questmobile的调查显示,中国手机游戏用户规模已超过6.9亿,90%以上为成年人,因此互联网已经渗透到家庭娱乐的各个角落,对未成年人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76.3%的学生从小就接触游戏。
当然,没有人有资格断言整个互联网环境到底谁对谁错,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未成年人越来越接近游戏和网络的过程中,家长需要时刻监督和调节,尽管这注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国际上,甚至有游戏监管完全交给家长的案例。比如2021年,韩国宣布废除实行十年之久的“儿童游戏宵禁”,给予家长更大的灵活性和控制权。韩国为何突然选择废除宵禁?原因很简单,一是宵禁对于游戏环境没有太多积极意义,二是提升了家庭在教育中的地位。
其实,我国关于家庭教育的研究很多,尤其是与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相关的研究。《2020青少年网络素养调查报告》将青少年网络素养分为六个维度,最终得出家庭因素与青少年网络素养基本呈正相关,包括亲子关系、家庭氛围、家长干预青少年上网活动的频率、与家长讨论网络内容的频率等。
种种迹象表明,家庭教育在游戏成瘾防治中站稳脚跟刻不容缓。中国从未停下系统强化家庭主体地位的各种动作:2021年6月,《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实施;7月,“双减”出台;8月底,防沉迷新规实施;年初之后,首部家庭教育法出台……
一系列举措和法案似乎为迷茫的家长们提供了指路明灯。具体来说,从2022年1月3日开始,百度指数显示,“依法养育子女”搜索量飙升,单日最高峰达到4392次。几乎同一时间段,“中国父母进入依法养育子女时代”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首。
这是事实。维护未成年人的网络环境是一项长期任务。无论技术如何进步,对于反复管控下的顽皮孩子来说,解决办法永远比困难多。技术革新层出不穷,但冰冷的制度触手可及的地方总有不少漏洞需要修补,而似乎没有比父母更合适的人选来修补它们。
防沉迷体系:政策、厂商、家庭缺一不可
在网吧时代,家长冲进那些烟雾缭绕、混乱不堪的场所,一把抓住在电脑前打架的孩子,是常有的事。在未成年人游戏监管问题上,国内游戏巨头们也一直在实践中积累经验。
2005年,《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开发规范》出台,标志着国内游戏厂商正式着手开发防沉迷系统。2007年,腾讯在《QQ三国》中启用防沉迷功能,随后盛大、网易、搜狐等纷纷效仿。17年来,游戏行业在规范未成年人成长方面确实有很多故事可讲。
数据分析、用户追踪、人脸识别……技术的部署与更替,进一步印证了以腾讯为首的市场巨头已基本夯实了防沉迷领域的大框架。然而,任何一个领域都很难做到滴水不漏,回顾防沉迷的漫漫征程,漏洞与阻力数不胜数。
首先,目前仍有游戏没有完善的防沉迷机制,且多为低成本小游戏。引入防沉迷系统会增加企业的研发和运营成本,且不少小游戏为未成年人开发,一旦限制玩家的游戏时长和充值限额,打击在所难免。另外,多个环节环环相扣,触达也较为复杂。
其次,防沉迷新规实施后,“租号玩游戏”成为一桩暴利的黑生意。在监管不力的地方,大量租号平台蓬勃发展。据悉,部分租号平台背后的母公司已完成两轮融资。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戏,本质上是一项多方参与的长期任务,不仅巨头参与,各方都有责任。全社会自觉查找漏洞、填补空白,是整个体系深层价值的有效体现。
可惜的是,由于各方利益混杂,游戏巨头在“打野”过程中遇到了坏队友,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紧迫,任务重。
1月17日,腾讯游戏宣布“2022寒假未成年人游戏时长限制”最高可达14小时。这则消息迅速登上热搜,6小时阅读量已达1.2亿。从去年8月底开始,今年寒假是防沉迷新规实施后第一个迎头面对的挑战。
不难预见,这场战斗将会异常惨烈。尤其是在疫情屡屡爆发下,线下娱乐业已陷入困境,小学生也只能求助于网络来打发时间。据共青团中央青少年权益保护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联合发布的《2020全国未成年人网络使用状况调研报告》显示,11.5%的未成年网民平日上网时长超过2小时,12.2%的未成年网民节假日上网时长超过5小时。可以想象,寒暑假期间,情况可能更加严峻。
防沉迷法出台后,情况有所改善,但当节日的喜悦压倒了开心的心情,许多人聚集在峡谷庆祝。此时,来自科技、家庭乃至全社会的一套组合拳,应该正伺机出手。虽然家庭教育稍稍落后了步伐,但随着《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实施,这一局面必然会迎来转机,家长想当“不插手掌柜”的时代将成为过去。